【黃百韜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
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,面向于手机app应用、手赚app应用、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,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,APP图标排版、分类展示、大幅轮播图、热门/最新APP模块,二维码扫描下载,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,兼容IE9+、Firefox、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,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。
主题特点:
黃百韜 - 簡介
黃百韜(1900-1948)祖籍廣東梅縣,客家人,生於天津。原名黃新,字煥然。黃百韜一生坎坷,不嗜煙酒,不沾惡習,對國民黨反人民政權愚忠到死,對蔣介石愚忠到死。
黃百韜是國民黨軍後期數一數二的戰術家。淮海戰役最後時刻不願當俘虜,而舉槍自殺。
黃於1916年畢業於直隸省立工業專門學校中學部。畢業後赴江西投軍。先在軍閥江蘇督軍李純手下當傳令兵,李失敗後,已當營長的黃投靠山東軍閥張宗昌,後又隨張宗昌部下徐源泉投降蔣介石。
黃百韜 - 戰爭中崛起
1946年12月,黃百�w因為於山東幫助國民革命軍撤退,加上1948年7月不但解救邱清泉與區壽年兩軍,還因此保住首都南京,國民黨方稱此戰役�欏盎品嗬�中原大捷”。
在當時敗多勝少的國民革軍軍當中,黃百�w戰勝陳毅統領的華東野戰軍的此捷,促成該軍士氣大振。並因此役於九月獲頒青天白日勳章並破格擢拔�槁驕�第七兵團中將司令官。
傳聞,該晉升引起邱清泉等人不滿,並遭中共地下黨劉斐等的離間計,最終造成邱清泉與黃百�w兩將領間的失和。
黃百韜 - 戰爭中表現
抗戰勝利後,25軍整編為整編25師,黃百韜任師長。解放戰爭開始後,黃率整25師進入蘇中,進攻邵伯。雖未成功,但也是粟裕蘇中七戰七捷中收獲的最小一仗,整25師被殲兩千餘人,我軍傷亡一千餘人。在 1946年4月至12月間,黃對蘇北解放區發動了瘋狂的進攻,先後攻占泰縣,高郵,寶應,鹽城,阜寧。他特別賣命,特別積極。
1947年春,在 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期間,黃指揮整25師和整74師。他發現整74師孤軍突出時要求張靈甫回撤至垛莊桃圩之線,與整25師靠攏。張靈甫未聽,在孟良崮地區陷入重圍。整74師陷入重圍之後,隻有整25師救援最為積極。黃傾整25師全部兵力不顧犧牲,不顧傷亡拚死增援,在遭到重大傷亡後,先後攻占三山店,交界墩,界牌等地,在進攻最後一道陣地天馬嶺時眼看就要突破,恰巧華野4縱一個營經過,幫助華野1縱守住了陣地,致功虧一簣,整74師全軍覆沒。沒有這一個營的碰巧經過,整74師將可能被黃百韜救出。盡管如此,在追究整74師覆滅的責任時,因為他是雜牌,他還是險些被蔣介石槍斃。
1947年夏,在南麻臨朐戰役中,黃率部增援五大主力中的整11師,經激戰先後解了南麻、臨朐之圍,在南麻牛心崮戰鬥中,7縱司令員成鈞同誌被整25師特等射手擊中,受了重傷(成鈞同誌是華野12個縱隊司令員中唯一臨陣受傷的)。是役,整25師功勞很大。但是整25師至此傷亡也很大,團營長死傷半數以上,官兵傷亡上萬。真可謂“一將功成萬骨枯”
不久,為了爭取美援,蔣介石決定再取得一次類似於打下延安這樣的“勝利”,他認為美國人對煙台是有印象的,便決定進攻煙台,整25師因此被派往膠東半島,進攻煙台。1947年10月2日整25師攻占煙台,黃百韜被授予“光華寶鼎勳章”一枚。
1948年6月,豫東戰役爆發,黃在這個戰役中立下頭功,戰後蔣介石親自為黃佩帶青天白日勳章。豫東戰役共分三階段:第一階段開封戰役,經激戰攻克開封。第二階段睢杞戰役,欲殲滅前來救援開封的區壽年兵團,區兵團以整72、75師、新21旅組成。一開始,順利達成了圍殲整75師及新21旅於龍王店及周圍村莊的任務,準備轉兵進攻位於杞縣鐵佛寺整72師。國民黨軍為增援中原戰場,以黃整25師為主,並入第3快速縱隊(係傘兵),第2交警總隊組成一個兵團,星夜來援,救援整72師,當時對黃的來援是沒有準備的。黃兵團突然殺到是“刺斜裏殺出了程咬金”,措手不及,11縱之32、31旅急馳邏崗、董店一線設防。黃百韜兵團行動很快,已越過這兩地,32、31旅在急行軍中分別於張連池,伯黨集一線與整25師展開遭遇戰,雖然遲滯了整25師推進,但傷亡很大,被迫後撤,使1縱1師陷入被黃兵團及整72師夾擊的危險境地。黃兵團迅速靠近鐵佛寺,不得不停攻鐵佛寺的整72師,使得整72師的殘部僥幸逃脫了被全殲的命運。由於黃兵團威脅太大,轉而進攻黃兵團,開始了豫東戰役第三階段,經開封、睢杞兩階段作戰後,傷亡很大,又很疲憊,但此時各路敵軍均在向我軍逼近,若不給黃兵團以沉重打擊,我軍將難以順利脫離戰場。
整25師在攻擊下被迫退入以帝丘店為中心的村莊內死守,黃部連日血戰,形勢危急,他下令焚燒文件、槍殺俘虜,已做好自殺的準備了。黃一麵奮戰,一麵苦思破敵之策。曾國藩名句給他很大啟發,即“凡善亦者,棋危劫急之時,一麵自救,一麵破敵,往往因病成妍,轉敗為功”,於是他親率兩營部隊,在四輛坦克掩護下,反守為攻,發動逆襲,創造了國民黨軍戰史上兵團司令帶隊衝鋒的唯一戰例,他的參謀長死勸也未攔住他。其部隊傷亡慘重,黃本人也受傷,仍大呼口號,死戰不退,部隊受司令激勵、鼓舞,拚死猛衝猛打,一舉奪回田花園,劉樓等村莊,遏製了華野進攻勢頭,穩定了陣線。這一仗打得昏天黑地,雙方都付出沉重代價。在給黃部以沉重打擊後(黃兵團兩個旅,被殲滅一個半),迅速脫離戰場,而邱清泉兵團在尾追我軍過程中沾了點小便宜,這便是國民黨軍大肆吹噓的“豫東大捷”。(豫東戰役,我軍以3萬餘人的傷亡,殲敵9萬餘人,削弱了中原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,動搖了其據守戰略要地和遠程機動增援的信心,同時也鍛煉了人民解放軍進行城市攻堅戰、運動戰和平原地區阻擊戰的能力)但黃百韜在此役中表現積極,作戰頑強,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(國民黨軍的最高榮譽)。
1948年8月,國民黨軍決定將整編師的番號一律恢複為原先的軍,並組建一些“吃不掉,打不爛”的機動兵團,黃百韜任第7兵團司令官(下轄25、63、64軍,軍長分別為陳士章、陳章、劉鎮湘,其中63、64軍是半嫡係化部隊,其前身是粵軍,作戰比較頑強),淮海戰役中,44軍(係川軍,軍長王澤俊)、100軍(係中央軍,其前身即整83師,軍長周誌道)均歸7兵團指揮。淮海戰役爆發後,7兵團由新安鎮地區倉皇向徐州撤退,由於其奉命在新安鎮地區等待由連雲港西撤的44軍貽誤了時間,徐州“剿總”遲遲不派工兵在運河上架橋,李彌兵團又先行撤走沒有掩護他撤退,致使黃兵團在撤退過程中損失慘重,其63軍被包圍在運河東岸,後被殲滅,兵團主力奉命在碾莊圩地區“固守待援”。
黃兵團在碾莊圩地區大力加修李彌兵團留下的野戰工事,拚死抵抗,黃下令無論誰的陣地失守,都要用炮兵對丟失的陣地進行毀滅性轟擊。黃兵團的拚死抵抗使我軍攻擊部隊付出了很大傷亡,有的連隊甚至重建了數次。經15天的激戰後黃兵團被全殲,黃與25軍副軍長楊廷宴一起突圍,在途中,黃拔槍自殺身亡,結束了其反共反人民的一生。後來黃的副官從揚州乘小船將其屍骨帶回南京,在其追悼會上,蔣介石悲哀的說:“黃埔精神不死”。其實黃百韜並不是黃埔出身,所以白崇禧便說:黃埔精神不死,黃埔的精神就是不為蔣死,而為蔣死的並非黃埔出身之人。
黃百韜 - 戰場外其人
與大多數國民黨高級將領不同,黃百韜沒有什麽不良嗜好,他奉公守法,時刻勤謹 ,同周圍那些醉生夢死的將領形成了鮮明對比 。抗戰勝利後,受美軍影響,國民黨軍許多部隊跳舞風氣滋盛。黃百韜對此頗不以為然:“我們和美軍不同,我們的憂患未除,不是酣歌曼舞的時候。不相信跳一夜的舞,第二天辦事精神不受影響。即使別人說我頭腦頑固,總改不了這樣想法。”1948年秋,徐州“剿總”召開軍事會議,晚間聚餐後有些將領約集舉行舞會,他拒絕參加。返回駐地後,他感慨的說:此時此地,還歡樂得下去嗎。
黃百韜升任7兵團司令時,奉命保薦繼任軍長人選,先保副軍長唐雲山,繼保顧宏揚(亦曾任25軍副軍長),均未獲準,後來才保準40師師長陳士章接任。黃曾對人說:唐、顧二人,都絕對服從我的指示,合作無間。如由他們帶兵,在我指揮之下,當不致有所錯失。
濟南戰役初期,很多人認為王耀武整軍經武三年,實力充足,工事完備,必能久守。當時25軍於帝邱店激戰後,於宿縣整補,未到一個月,即奉命北上解圍。行至邳縣,黃百韜對身邊的人說,濟南必失,此行必是白忙一場。很快濟南果然失守,王耀武化妝逃出被俘。黃百韜說:濟南被圍之初,我在無線電話中聽到王耀武向南京家屬通話,告其夫人,某事如何,某事如何,細細叮囑,達半小時之久。大敵當前,身為統帥,指揮之不暇,何能顧及家事?私而忘公,已無必死之心。
黃百韜 - 死後餘波
在淮海戰役中,國民黨第七兵團被人民解放軍圍困在碾莊圩殲滅,兵團司令黃百韜戰死。不過對於黃百韜到底是怎樣戰死的,許多人並不知情。要說這段,還得從碾莊圩最後的戰鬥說起。
1948年11月29日,碾莊圩戰鬥到最後決勝階段,解放軍步步緊逼,包圍圈越縮越小。黃百韜兵團司令部被解放軍炮彈擊中起火,黃百韜感到滅頂之災到了。這時,他身邊隻剩25軍副軍長楊廷宴了,於是他向楊說:看來敗局已定,無法挽回。要早下決心,衝出包圍圈。廷宴,你火速安排。
楊廷宴聽後,轉身出了司令部,找到警衛營營長說:“現在司令部全體人員都歸你指揮,要死守待援。這幾天黃司令太辛苦了,要好好休息,再大的事也不要找他,違令槍斃!”接著,楊廷宴就和少校副官李文正一起,給黃百韜找了一套合身的士兵軍裝,三人換上,又帶幾名貼身參謀,在黃昏時,極其隱蔽地溜出了司令部。
他們躲躲藏藏,艱難地走出了碾莊圩。越走喊殺聲越近,他們越害怕。於是,楊廷宴停下來對李文正說:“不行,人多目標大,這樣太危險。你快帶幾個參謀前頭走,我們在後麵跟。如果失散了,就……就到南京見” 。這樣,他們膽顫心驚地向前摸索著。到了尤湖村南麵,突然一陣機關槍掃來,黃百韜癱倒在草堆裏,他絕望地說:“這四處都是共軍,逃不出去了,隻有死。”他掏出槍來準備自殺,楊廷宴阻攔說:“咱們已換了衣服,逃不出去就當俘虜。”黃百韜麵色不悅:“當俘虜,那多難為情?還不如死了,我死了,讓人知道,還有忠心耿耿的國民黨人,我忠於蔣委員長!”說著,扣動了板機,黃百韜倒下了。這時,正是午夜,尤湖的野地裏,到處都是死屍和掩體。楊廷宴對剩下的一個參謀說:“你快去找找,看有沒有軍毯?”參謀去找軍毯時,楊廷宴從黃百韜的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銅牌,正麵有 “來賓證”三個字,背麵寫著“十七號”,楊廷宴將牌子在黃百韜的上衣口袋裏放好。隨後,參謀拿著一藍一黃兩條軍毯來,他們將黃百韜的屍體裹好,用降落傘的繩子捆上,在大柳樹和蘆葦塘中間的一塊空地上掘個坑,將黃百韜埋了。楊廷宴掏出煙盒畫了個地形圖,然後對那個參謀說:“形勢危險,咱各奔前程吧!”。楊廷宴在逃跑途中扭傷了腳脖子,一瘸一拐,挨到井墩村陳明遠家裏,認陳明遠的母親為幹娘,就此住了下來。歇了三天,腳傷好些了,楊廷宴就換了老百姓的衣服逃走了。他見人就躲,逢人就避,走走停停,好不容易來到明光車站,上火車到了南京。見到蔣介石,他匯報黃百韜戰死的情況後,要求說:“我腳傷未好,耳朵被炮彈震得嗡嗡亂叫,頭暈目眩,什麽事都不能做,想到溫州療養一段時間。”蔣介石看他沒有一兵一卒,就批準了他的要求。
楊廷宴隨後來到黃百韜家中,見到黃百韜的妻子柳碧雲。副官李文正也在黃家,因當時失散,他對黃百韜的生死並不知情。於是,楊廷宴向柳碧雲講述了黃百韜戰死的經過。柳碧雲聽後哭著說:“我夫戰死沙場,為黨國盡忠,無論如何,也得把他的屍體運回來。”一聽要運屍體,楊廷宴馬上想起自己死裏逃生,千辛萬苦才逃命回來,再也沒有勇氣冒險了。但他又不能說自己馬上要去溫州療養,隻好扯謊說:“起司令骨骸,我本當義不容辭,怎奈總裁要我到溫州去執行軍務。幸好,李副官對那裏的地形比較熟悉,這裏還有埋司令的地形圖,拿著到井墩村去找我的幹兄弟陳明遠,他會熱情幫忙的。”說著,將煙盒掏出來交給柳碧雲,就匆匆告辭走了。
柳碧雲流淚哀求副官李文正去一趟,這時黃百韜的老同學張進葉走進來。張進葉在軍官教育團,和黃百韜一起受訓兩年,情同手足,後來離軍經商,專做投機生意。柳碧雲像見到救星,拉拉張進葉說:“大哥,你來得正好,你是徐州人,百韜戰死碾莊,咱得想法把他的屍體運回來!”說著就跪下了。張進葉慌忙扶起柳碧雲說:“不用這樣,我一定去。不過現在碾莊一帶,已被共軍占領。我們去運屍其實是去偷屍,要處處小心,一不能帶證件,二不能帶武器,三不能去多人,要膽大心細才能悄悄運回”。張進葉和李文正兩人換了大褂和禮帽,裝扮成商人模樣,帶著兩大包香煙,向徐州東邊的碾莊圩趕來。路上,兩人將香煙作盤纏,悄悄地進了井墩村,找到陳明遠。陳明遠托人買了口棺材,又找朋友陳樹森幫忙,弄了輛土車。四人在雞叫時來到了尤湖南邊,找到了大柳樹和蘆葦塘中間的空地,順利地挖出了屍體。李文正打開兩層毯子,在屍體的上衣口袋裏找到了銅牌“來賓證”,又驗了是“十七號”,確認是黃百韜的屍體。幾人將屍體抬放在土車上,捆好後,連推帶拉向南京方向走去。他們來到周山頭,山陡路窄,非常難走。下山時,陳樹森累得渾身是汗,小棉襖都濕透了,手抖腳顫,兩眼直冒金花,車把顛上顛下,實在掌握不住,“哢嚓”一聲,連人帶車翻滾到山腳下。陳樹森的手劃破了,流著血;陳明遠的腳碰紫了一塊,非常疼。李文正一見大怒,不問情由,上來就打了陳樹森兩個耳光。陳樹森連疼加氣,把車襻一丟,氣憤地說:“我不幹了!”說完就往回走,陳明遠也跟了過去。這時,張進葉向李文正埋怨道:“這就是你的不對了,山路不好走,翻了車,扶起來就是了,打什麽人!你沒看這是什麽地方?快賠禮道歉!”邊說邊拉李文正給陳樹森賠禮,又說了許多好話,才把他倆留住。
來到了大李集時,幾個民兵攔住了去路。一個民兵問:“棺材裏是什麽人?”張進葉回答說:“是我的兄弟,他被抓壯丁抓來的,在碾莊戰鬥中被打死了,我來給他收屍。”民兵說:“打開看看!”張進葉、李文正頭冒虛汗,不願開棺。陳明遠、陳樹森在旁邊抽煙,不聞不問。民兵命令:“打開!”李文正、張進葉沒辦法,隻好打開棺材。民兵見真是個士兵屍體,方才放行。過了淮河,就到了國民黨的地盤。隻一天功夫,幾個人就到了明光車站。駐守在這裏的是國民黨軍隊的一個團部,團長叫呂魯寶,他正準備撤退。
張進葉、李文正找他說明情況後,他說:“正好有批東西運往南京,明天一塊走。”遂安排兩人在東屋休息。張進葉是個商人,看到屋裏一箱箱都是貨物非常眼饞,他打開一個精致的密封小箱子,往裏一看驚呆了,箱子裏全是閃閃發光的金條。張進葉見財起意,對李文正說:“這夠咱倆吃一輩子的,趁天黑人亂,咱倆帶走算了。”李文正在張進葉的勸說下,兩人偷一箱金條逃走了。
團長呂魯寶忙完事來看他們時,見到人走財空,氣不打一處來。於是便決定幹掉兩個農民,獨吞賞賜,彌補自己的損失。團長的夥夫聽到這個消息後,連夜救出陳明遠和陳樹森。臨走之前,三個人把黃百韜的屍體抬到另一個棺材裏,和一具屍體調換了位置。呂魯寶不明就裏,押著假黃百韜的屍體進了南京城。柳碧雲一眼認出那不是自己的丈夫,於是當著蔣介石的麵放聲大哭。呂魯寶傻了眼,被國軍中將高參郭汝槐一槍擊斃。後來,陳明遠、陳樹森兩個誠實的農民費盡周折,將黃百韜的屍體運到南京,向柳碧雲講述了一切。柳碧雲跪在地上,捧出100塊大洋感謝他們,他們隻拿了4塊大洋作回鄉的路費。在黃百韜的葬禮上,蔣介石撥給黃百韜妻兒撫恤金10萬元金元券,並感歎地說:“黃埔精神不死!”遂追認黃百韜為陸軍上將。後來,柳碧雲將黃百韜的遺體,葬在她的住地-上海徐家匯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1 留言